在餐饮行业的江湖中,一场关于预制菜的激烈争论近日引发了轩然大波。9月10日下午,交个朋友直播间首席品牌监督官罗永浩的一条微博,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公众对预制菜的关注热情。“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这简短的几句话,当晚就让“罗永浩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太恶心”等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过3亿。

西贝,这家成立于1988年,主打中式休闲正餐,旗下拥有西贝莜面村等多个品牌,全国门店超过370家的餐饮企业,一直以来给大众的印象是“明厨亮灶”“现场制作”。走进西贝门店,消费者能看到厨师在透明厨房现场制作莜面、拉面,这种场景让众多消费者觉得吃得放心、新鲜。2024年8月,西贝联合创始人樊大卫还发布视频强调,北京华贸店(商场店)只有少数主食从中央工厂配送,其他菜品都是明档现场制作。
然而,西贝创始人贾国龙2024年接受采访时称“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越高级的菜,预制程度越高”,这与西贝一贯的宣传产生了矛盾。罗永浩此次吐槽,更是将西贝“现做”招牌下的预制菜“疑云”彻底曝光在大众面前。不少网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认为商家若卖预制菜应提前告知,不能打着“现做”的幌子卖预制菜,消费者花了高价却吃预制菜难以接受。也有部分网友觉得预制菜本身没问题,关键是商家要明确告知消费者,保障知情权。
面对罗永浩的吐槽,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次日回应坚决,称西贝门店100%没有预制菜,预加工不是预制菜,还放话要起诉罗永浩。西贝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还原用餐情况,晒客人消费小票的方式在业内看来可能涉及侵犯消费者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西贝客服也否认,称牛大骨每天早上现煮,莜面现场手搓,炒菜用的蔬菜都是当天新鲜到店现炒。但罗永浩再度回怼,吐槽菜有重新加热味儿,质疑就餐时菜不滚烫却不存在上菜不及时的问题,还表示要征集专业意见检测食物是否为预制菜。
事实上,预制菜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2024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达5928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但预制菜的定义和标准不明确,与预加工食品的界限模糊,这让商家易打擦边球,消费者难辨别,监管难度大。2024年3月相关文件虽明确了预制菜范围,但实际操作中争议不断。
此次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论,给预制菜行业敲响了警钟。未来预制菜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标准和规范,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口味。西贝也需化解舆论危机,明确预制菜定义和标准,向消费者解释清楚,加强菜品制作监管,平和理性与消费者沟通,重新赢得信任。这场风波不仅是西贝的声誉挑战,更是预制菜行业走向规范和成熟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