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蝙蝠闯入家中别乱抓,女子被咬需打 12 针,花费超 1700 元

6 至 9 月,正值蝙蝠活动高峰期,不少家庭可能遭遇蝙蝠 “空降” 的意外情况。面对这一 “不速之客”,有人因处理不当付出惨痛代价 —— 河南信阳一名女子徒手抓蝙蝠被咬伤,不仅要打 7 针血清、5 针疫苗,总花费超 1700 元;而山西大同一户人家则选择求助消防,安全解决问题。专家提醒,蝙蝠携带多种病毒,遭遇时切勿盲目处置,正确应对才能避免风险。

今年夏季,河南信阳的一位女士就因一次疏忽,陷入了健康与经济的双重困境。一天她回家后,发现马桶里飞进一只蝙蝠,因着急使用厕所,她未做任何防护便徒手去抓。不料蝙蝠受惊反抗,将她咬伤。随后她紧急就医,医生告知,被蝙蝠咬伤属于 Ⅲ 级暴露,需进行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先冲洗处理伤口,再根据免疫史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最后按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整个治疗过程,她需要注射 7 针血清和 5 针疫苗,总计花费超过 1700 元,不仅身体受苦,还增添了经济负担。

同样是遭遇蝙蝠闯入,山西大同的住户则采取了更安全的做法。不久前,当地一小区住户家中,一只蝙蝠在客厅盘旋飞舞,家人惊慌之余没有贸然行动,而是第一时间拨打 119 求助。消防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后,发现蝙蝠躲在客厅窗帘上方。经验丰富的消防员立即做好个人防护,手持编织袋小心翼翼地将蝙蝠 “困住”,随后将其带到郊外安全区域放生,全程未发生任何意外,既保障了住户安全,也保护了野生动物。

为何被蝙蝠咬伤后果如此严重?专家解释,蝙蝠是多种病毒的宿主,携带狂犬病病毒、汉坦病毒等多种病原体,一旦被其咬伤或抓伤,感染风险极高。按照狂犬病暴露分级,被蝙蝠咬伤属于最高级别的 Ⅲ 级暴露,必须进行严格的暴露后处置,这也是信阳女子需要多次注射血清和疫苗的原因。血清能快速中和伤口局部的病毒,疫苗则能刺激机体产生长期免疫保护,二者结合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那么,当蝙蝠闯入家中时,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什么?首先,切勿徒手抓或拍打。蝙蝠受惊时可能反击,盲目拍打或抓捕极易被咬伤、抓伤,增加感染风险;其次,利用光线和声音引导离开。蝙蝠惧怕光线,可打开家中所有电灯,同时打开窗户,再用坚硬物体敲打盆、锅制造声音,蝙蝠通常会朝着黑暗的窗外飞去;若蝙蝠无法自行离开,及时联系专业机构,可拨打当地疾控中心电话或野生动物救助机构电话,由专业人员上门处置,切勿自行使用杀虫剂、棍棒等工具驱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直接咬伤,接触蝙蝠的排泄物、分泌物也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处理时同样需做好防护,如佩戴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此外,日常生活中可做好预防措施,如安装纱窗、修补房屋缝隙,减少蝙蝠闯入的可能性。

当前正值蝙蝠活跃期,遭遇蝙蝠闯入家中并非罕见事。但从信阳女子的教训来看,错误的处置方式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牢记 “不徒手、不拍打、找专业” 的原则,既能保护自身健康,也能妥善处理人与野生动物的相遇问题,避免因一时疏忽酿成遗憾。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