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业风云突变:巨头分化,格局重塑

在科技浪潮的不断冲击下,家电行业的版图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而彩电业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近来更是呈现出令人瞩目的新态势。近期,国内四大彩电巨头 2025 年上半年财报相继出炉,业绩表现可谓 “冰火两重天”,为我们揭开了彩电业当下复杂多变的发展格局。

从财报数据来看,海信视像与 TCL 电子成为上半年的大赢家,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海信视像上半年营收达 272.31 亿元,同比增长 6.95%,归母净利润更是飙升至 10.56 亿元,同比增长 26.63%。而 TCL 电子同样表现亮眼,整体收入同比增长 20.4%,高达 547.77 亿港元,归母净利润为 10.90 亿港元,同比大增 67.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长虹和创维集团则面临挑战。四川长虹上半年营收虽增长 10.28% 至 567.05 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降至 1.61 亿元,同比下滑 13.41%,出现近五年来首次下降。创维集团总营业额虽有 20.3% 的增长,达 362.64 亿元,可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之本期溢利却仅为 1.25 亿元,同比下降 67.4% 。

深入探究业绩背后的市场表现,电视业务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创维集团中国内地市场中,智能家电业务占比下降,而四川长虹电视业务收入同比下滑约 2.11%。不过,在 “国补” 政策的刺激下,彩电市场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大尺寸电视销售增长显著,四川长虹 75 英寸以上大屏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15.4%,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75 英寸及以上、85 英寸及以上、98 英寸及以上电视产品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24.3%、48.7%、123.5% 。同时,中小尺寸显示业务也迎来复苏,TCL 电子中小尺寸显示业务收入大幅上涨 21.3%。

技术革新无疑是当下黑电行业的关键制胜因素。海信视像和 TCL 电子在 Mini LED 与大尺寸高端产品领域的优势,助力其实现收入和利润双增长。海信系在中国内地高端电视市场的份额可观,在全渠道 Mini LED 产品中,其零售量与零售额占有率分别达到 33.95%、34.98%。TCL 电子大尺寸显示业务毛利率提升,Mini LED 电视全球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 176.1%,居全球首位。对此,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液晶显示屏成本占液晶电视机的 2/3 左右,TCL 因拥有华星光电可自主生产面板,在成本上更具优势,而创维、长虹等整机制造企业采购成本相对较高。他还强调,掌握上游核心技术对彩电企业获取更高利润至关重要,海信视像虽无自主面板生产能力,但在运营、制造及技术研发等多方面实力强劲,尤其在激光电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为其带来丰厚利润。

当前彩电行业还呈现出两大明显趋势。一方面,行业赛道涌入众多 “外来者”,小米、华为等新势力凭借自身优势在彩电市场分得一杯羹。小米代工生产的低价电视机满足了大众对性价比的追求,销量突出;华为依靠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智能化趋势加速行业变革。随着技术融合,电视正从传统显示设备向家庭智能终端转变。海信视像在业绩报告中提到,AI 推动电视在视听、交互、服务体验上全面升级,智能体让电视从被动响应指令转变为主动感知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用户消费场景也将从单一走向多元。

彩电业正处于变革的十字路口,巨头业绩分化、市场需求结构改变、技术革新加速以及新势力的冲击,都在重塑着行业格局。未来,谁能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市场拓展以及智能化转型等方面抢占先机,谁就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彩电市场中脱颖而出,续写行业新的篇章。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