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吸烟被视作胰腺癌的重要风险因素,但它究竟如何一步步 “摧毁” 身体防线、助推癌症发展,始终缺乏明确的科学解释。如今,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突破性研究给出了答案 —— 发表在《癌症发现》杂志上的成果显示,香烟中的毒素并非直接诱导胰腺细胞突变,而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中的关键开关,抑制身体抗癌能力,最终加速胰腺癌的发生与转移,这一发现为吸烟与胰腺癌的致命关联提供了全新的免疫学解释。

研究团队聚焦香烟中的环境毒素(如多环芳烃),发现它们的作用机制如同 “精准钥匙”:与体内的芳烃受体(AhR)结合后,会激活这一免疫系统关键开关,进而触发白细胞介素 – 22(IL-22)蛋白质的释放。在实验小鼠中,IL-22 会直接推动胰腺肿瘤侵袭性生长,甚至引发全身转移,而这一过程中,一种 “超级抑制性免疫细胞”—— 调节性 T 细胞(Tregs)起到了 “帮凶” 作用。
Tregs 的 “破坏力” 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能大量产生 IL-22,进一步放大促癌信号;另一方面,它会强力抑制身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尤其是削弱 CD8+ T 细胞(被誉为 “抗癌卫士”)的杀伤能力,形成 “双重打击”。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实验证实,在免疫系统缺失的小鼠体内,香烟毒素无法促进肿瘤生长,这直接证明吸烟致癌的核心机制是通过干扰免疫系统实现的。
为模拟真实吸烟场景,研究团队给实验小鼠注射香烟提取物(CSE)或二噁英(TCDD,香烟中关键毒素成分),结果令人震惊:小鼠胰腺肿瘤的重量和体积显著增加,AhR 激活水平大幅上升;同时,TCDD 会诱导 CD4+ T 细胞转化为 IL-22 产生细胞和 Tregs,进一步降低 CD8+ T 细胞的抗肿瘤效应。更关键的是,当研究人员清除小鼠体内的所有 Tregs 后,香烟毒素促进肿瘤生长的能力被完全逆转,这一结果凸显了 Tregs 在吸烟相关胰腺癌进展中的核心作用。
为验证研究结论的临床意义,团队还分析了人类免疫细胞及胰腺癌患者样本,发现了更严峻的现实: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体内,Tregs 数量远多于非吸烟者,且这些 Tregs 与 CD8+ T 细胞距离更近,意味着它们的抑制作用更强;对捐献器官的人类胰腺组织分析显示,吸烟者胰腺中 AhR 激活水平更高;在自发性胰腺癌小鼠模型中,AhR 激活还会增加胰腺癌前病变(PanINs)的数量和等级,说明吸烟在肿瘤起始阶段就已开始 “作祟”。
这项研究不仅揭开了吸烟致胰腺癌的神秘面纱,更为治疗指明了新方向。研究人员发现,一种 AhR 抑制剂能有效阻断香烟毒素的作用,缩小实验小鼠的肿瘤体积。未来,若能通过药物抑制 AhR 通路或清除 Tregs,有望 “解锁” 人体天然的抗肿瘤免疫力,甚至与现有免疫疗法结合,突破胰腺癌免疫抑制环境带来的治疗瓶颈 —— 要知道,胰腺癌目前是 “癌中之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不佳,这项研究或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意义远超香烟本身。香烟烟雾中的 AhR 激活配体(AhRLs),在空气污染颗粒物、工业燃烧副产物中也大量存在,这意味着长期暴露于这些环境中的人群,同样面临胰腺癌风险升高的威胁。目前胰腺癌尚无有效筛查手段,研究团队特别提醒:吸烟者需警惕胰腺癌相关症状(如腹痛、黄疸、体重骤降等),有胰腺癌家族史或胰腺炎症性疾病的人群,更应严格避免吸烟,降低患病风险。
这一研究再次敲响警钟: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远不止 “伤肺”,它会通过破坏免疫系统,为癌症的发生发展 “铺路”。远离烟草、规避污染环境,不仅是保护呼吸系统,更是守护全身健康、远离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关键一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