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与长寿的道路上,身材似乎也藏着关键密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发现,“长寿身材”通常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个部位要细,两个地方要粗。这独特的“长寿体型”标准,为我们揭示了健康与身材之间的奇妙联系。

“长寿身材”特征:细腰、粗腿、大臀
2025年8月,《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涵盖2.1万名参与者的研究,通过全身成像技术测量人体脂肪体积与分布,并分析其与心血管衰老的关联。结果显示,内脏脂肪堆积与男性和女性心血管衰老加速相关,腹部脂肪较多会加速男性心血管系统老化,而腿部和臀部脂肪较多则有助于减缓女性心血管衰老进程。理想的身体脂肪分布是“细腰”配上“粗大腿”和“粗臀围”,这样的体态更利于心血管保持年轻状态。
该研究还指出,内脏脂肪每累积1升,心血管系统衰老速度加快约0.66年;对女性来说,腿部和臀部脂肪每增加1公斤,可延缓心血管衰老约0.5年。此外,2020年《英国医学杂志》上一项涵盖超253万人的研究表明,腰围较粗(腹部肥胖)人群全因死亡风险较高,大腿和臀围较大人群死亡风险相对较低。腰围每增加10厘米,全因死亡风险上升11%;大腿围每增加5厘米,该风险降低18%;臀围每增加10厘米,风险下降10%。综合多项证据,“长寿体型”具备腰细、大腿粗、臀围大的特征。
后天努力:练出“长寿身材”的方法
虽然身材受先天因素影响,但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善。目标是减腰围,减少内脏脂肪、腹部脂肪;增臀围、大腿围,增加这些部位的肌肉含量。
- 规律运动:运动是实现“减腰围”和“增臀腿围”的有效手段。减腰围首选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3 – 5次,每次30 – 45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也可加入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增臀围、大腿围需做力量训练,推荐深蹲、臀桥、弓步蹲等动作,每周进行2 – 3次下肢力量训练。
- 健康饮食: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三要”即要吃优质蛋白(鸡胸肉、鱼虾等)、优质脂肪(牛油果、坚果等)、全谷物/膳食纤维(糙米、燕麦等);“三不要”即不要添加糖(含糖饮料、奶茶等)、坏脂肪(油炸食品、膨化零食等)、精制碳水(蛋糕、白米饭等)。
- 生活习惯:改变体型需耐心坚持至少3 – 6个月;保证每晚7 – 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通过运动、瑜伽等方式管理压力;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减少久坐。
新闻总结
科学家眼中“长寿身材”的特征为腰细、大腿粗、臀围大,这一体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并降低死亡风险。虽身材受先天因素影响,但可通过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后天改善。运动上,有氧运动减腰围,力量训练增臀腿围;饮食上,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生活中,要坚持、保证睡眠、管理压力和减少久坐。此外,古人对“好身材”有独特审美,与现代单纯体型标准不同,更注重比例、气质和文化内涵。追求“长寿身材”,不仅是为了健康长寿,也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