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单价低至 5.5 元,“地板价” 背后企业路在何方?

“曾经一支难求的流感疫苗,如今价格竟跌破 6 元大关?” 近日,北京市政府采购网公布的 2025 年流感疫苗招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单价 5.5 元中标 63 万支三价流感疫苗,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也以 6 元的单价中标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这一价格相较以往大幅跳水,引发了业界对疫苗市场内卷及企业出路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国内疫苗市场便陷入了激烈的价格战,流感疫苗价格更是一路走低。2024 年 5 月前,四价流感疫苗价格为 128 元 / 支,三价流感疫苗价格在 60 元左右。然而,江苏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去年 5 月打响价格战 “第一枪” 后,流感疫苗价格便开启了下跌通道。今年 5 月,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的中标公告显示,复星雅立峰的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为 8 元 / 支;6 月,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标结果中,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三价流感疫苗单价已降至 6 元。而 9 月北京的中标价格,更是将公费流感疫苗中标价刷新至历史新低。

不仅是流感疫苗,国产 HPV 疫苗也未能幸免。去年 8 月,沃森生物旗下玉溪泽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 27.5 元 / 支的价格中标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采购项目,相较于上市初期的 300 多元,两年时间降价约 90%。疫苗价格的大幅下跌,让不少企业业绩承压。最新半年报数据显示,万泰生物上市后首现半年度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 1.44 亿元;华兰疫苗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17.71%;智飞生物营收同比下降 73.06%,归母净利润亏损 5.97 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疫苗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内卷的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政府集采政策的推进,使得疫苗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随着九价疫苗 “向下兼容”,二价疫苗的潜在需求被分流,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此外,民众对疫苗接种的意愿下降,以及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儿童疫苗市场容量减少,也让疫苗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国内市场的困境,不少疫苗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以沃森生物为例,去年其海外业务收入达 5.7 亿元,同比增长约 98%。随着全球人用疫苗市场的不断增长,预计 2032 年将达到 862 亿美元,中国疫苗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在新兴市场国家有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然而,海外市场也并非一片坦途,企业需要面对不同国家的法规、标准等诸多挑战。

在国内市场,如何提升公众的疫苗接种意识,也是疫苗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我国 9-45 岁女性 HPV 疫苗首针覆盖率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接种需求已从 “有无” 转向 “价次选择”。对于疫苗企业来说,在价格竞争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流感疫苗价格的大幅下跌,只是国内疫苗市场内卷的一个缩影。在 “地板价” 频出的当下,疫苗企业既要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又要在国内市场提升公众接种意识,寻找新的增长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