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时光过半,消费市场的画卷徐徐展开,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景象。宏观数据描绘出市场活力的轮廓,而个体消费行为则展现出强烈的分化,情绪消费与性价比消费成为上半年消费领域的两大关键词。

从宏观层面看,消费市场整体活力尚可。6月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去年以来新高;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三个月扩大,内需持续修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速5%,比去年全年快1.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2%,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主力。这一系列数据得益于扩内需政策的推动,中国经济的“烟火气”正逐步回归。
然而,个体消费感受却千差万别。社交媒体上,年轻人用“经济毛细血管”描述着身边的变化:外卖骑手普通话变好、网约车司机身份多元、五星级酒店推出低价下午茶、商场服务缩水、中产消费退烧。消费者在消费决策时更加谨慎,没有团购优惠的饭不吃,没有国家补贴的大件不买。餐饮老板抱怨生意冷清,客单价降低,海底捞等大公司也面临挑战;购房政策放松,年轻人却依旧不买房,转而沉迷买金豆和潮玩。
情绪消费成为上半年消费的热点。情绪价值成为消费者乐于花钱的领域,相关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文化产品,泡泡玛特的潮玩,小米汽车等,都带有情绪消费的属性。泡泡玛特凭借LABUBU等潮玩产品取得惊人业绩,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其净利润甚至超过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潮玩赛道的其他公司如卡游、名创优品也在积极布局。情绪消费不仅局限于潮玩等传统领域,越来越多的日常品类也开始追求情绪价值带来的溢价或进行差异化竞争,如高端护肤品、小米汽车等。这背后是代际更替,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更追求兴趣认同和情绪价值,同时经济增速放缓让人们用情绪消费对抗焦虑。
与情绪消费火热形成对比的是“老登消费”的退场。“老登消费”以中年或老年男性价值观和社交方式为核心,多为“面子消费”。白酒、片仔癀、高端茶等“老登消费”代表品类业绩不佳,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多数营收和利润下滑,片仔癀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天福茗茶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17.1%。
“性价比”依旧是今年消费的关键词。疫情后人们消费积极性下滑,对未来财务态度更谨慎。旅游市场,国内游热度下降,机票、酒店价格下降,但携程国际OTA平台因免签入境游增长;餐饮行业,内卷严重,大量餐厅闭店,高端餐厅缩减,外卖业务增长;茶饮市场,蜜雪冰城、古茗等主攻下沉市场的品牌业绩领先,高端现制茶饮奈雪的茶亏损。家电、3C等产品在国补政策下销量增长,但一定程度上预支了未来消费。
在投资方面,居民贷款意愿低,房子投资价值受质疑,房地产市场分化。一部分钱流向股市,A股和港股流动性不错;黄金价格飙升,成为年轻人积极拥抱的资产,老铺黄金上半年业绩亮眼。
2025上半年消费市场在情绪与性价比的交织下,呈现出新的态势。消费增长面临诸多挑战,提升居民收入、增强消费信心成为关键,以实现消费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