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高端化混战:谁能奏响胜利乐章?

在酒水市场的舞台上,啤酒曾凭借清爽口感与大众亲和力,长期占据着消费版图的重要一角。然而,近年来,这片看似稳固的天地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当传统销售总量增长遇阻,啤酒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高端化赛道,试图在这片新蓝海中寻得增长密码,一场激烈的高端化争夺战就此拉开帷幕。

不久前,各大啤酒企业陆续公布半年报,成绩可谓参差不齐。燕京啤酒今年上半年实现啤酒销量(含托管经营)235.17 万千升,同比增长 2.03%;营收达 85.58 亿元,同比增长 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03 亿元,同比增长 45.45%。但亮眼数据背后,增速放缓的隐忧却引发股价波动,财报公布后,燕京啤酒股价周跌幅达 6.94%。华润啤酒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2.2%,啤酒业务毛利率进一步攀升至 48.3%,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 23.0%,在市场承压背景下成功突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重庆啤酒今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双降,陷入发展困境。受现饮渠道疲软和消费观念转变影响,啤酒市场整体收缩,销售总量增长乏力,冲击高端产品成为啤酒企业寻求突破的关键路径。但高端化故事人人会讲,究竟谁能在这场火拼中脱颖而出?

市场低迷,高端产品成为增长关键。中国食品饮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啤酒行业营业收入大幅下滑 5.7%,成为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收入下降的品类。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24 年国内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 3521.3 万千升,同比下降 0.6%,与 2013 年高峰时期的 5061.5 万千升相比,已减少约 30%。市场持续收缩,头部企业营收受到明显冲击。2024 年,华润啤酒啤酒业务收入 364.9 亿元,同比下降 1%;青岛啤酒营业收入 321.38 亿元,同比下降 5.30%;百威亚太总营收 62.46 亿美元,同比下降 8.9%,净利润 7.5 亿美元,同比下降 14.79%;重庆啤酒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46.45 亿元,同比下降 1.15%,归母扣非净利润 12.22 亿元,同比减少 7.03%。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营收 88.39 亿元,同比下降 0.24%;归母净利润 8.65 亿元,同比下降 4.03%,出现自 2015 年以来首次营收和净利润 “双降”,销售旺季二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 1.84%,净利润同比下降 12.6%;百威亚太销量同比减少 6.1%,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5.6%,净利润同比减少 24.4%。不过,燕京啤酒凭借高端产品燕京 U8 实现逆势增长,2025 年上半年总营收 85.58 亿元,同比增长 6.37%,归母净利润 11.03 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燕京 U8 销量同比增长超 30%,带动业务吨价提升 4.8%,毛利率提高至 45.7%,成为新增长引擎;华润啤酒持续推进高端化,上半年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 10%,喜力、老雪、红爵等高端产品表现亮眼,推动平均销售价格上升,啤酒业务毛利率提升至 48.9%。而重庆啤酒高端产品虽占比达 59.6%,但增长近乎停滞,仅同比增长 0.04%。

火拼高端,渠道成为关键。中研普华预计,2025 年中国啤酒市场规模达 3360 亿元,未来五年将以 4.5% 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2030 年市场规模突破 4200 亿元。随着国内低档啤酒销量持续收缩,产品结构向 “橄榄型” 转变,中高档扩容潜力巨大,企业在高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今年上半年,百威亚太在中国区销量同比减少 8.2%,净收入下降 9.5%,每百升收入下滑 1.4%,高端渠道疲软是重要原因,国内酒吧、高端餐饮渠道的不景气冲击了百威、科罗娜、福佳白等品牌销售,同时国产啤酒高端化进程加速,挤压了百威亚太市场份额。青岛啤酒今年一季报显示,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 72.7%,吨价同比上涨 2.5%,毛利率升至 41.64%,“经典 1903” 凭借 “复古包装 + 国潮营销” 吸引年轻消费者,销量同比增长 6.5%。然而,国产啤酒高端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重庆啤酒高端化陷入瓶颈,尽管邀请明星代言、投入高额销售费用,但高档产品收入增长近乎停滞。燕京啤酒高端产品增速也明显放缓,或因严重依赖单一产品燕京 U8。当下,非现饮渠道经营成为高端酒销售成败关键,2024 年中国网民购买酒类产品线上渠道占比达 54.2%,超越线下渠道。2025 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 30.79%,华润啤酒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线上业务和即时零售业务 GMV 分别同比增长接近四成和五成。

高端以外,还有其他解吗?除高端化外,啤酒企业也在探索其他增长路径。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依托原有渠道优势,深度布局非啤饮料。燕京啤酒年初推出倍斯特汽水,计划 “啤酒 + 汽水” 产业布局,凭借品牌影响力和渠道网络快速全国布局,但目前该产品收入占比仍较低。重庆啤酒推出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电持能量饮料等产品,在部分地区铺货,但新品尚处市场导入期,对营收贡献有限。此外,精酿啤酒成为行业新增长点,中研普华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精酿啤酒消费量预计从 2022 年的 14.3 万千升增长到 2025 年的 23 万千升,复合增长率达 17%。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在精酿赛道已形成一定优势,通过开发特色产品、拓展电商和即时零售渠道,提升销售势能。同时,华润啤酒积极拓展白酒 “摘要” 品牌,各大品牌也在尝试无醇产品打造。

在啤酒市场风云变幻之际,企业唯有紧跟市场潮流,在高端化、渠道拓展、产品多元化等方面积极创新,方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续写啤酒行业新的辉煌篇章。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