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繁华的街头巷尾,五星级酒店向来是高端与奢华的代名词,其大门内,华丽的水晶吊灯、精致的地毯,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尊贵。然而,这个夏天,一场令人意想不到的变革正悄然上演。当夜幕降临,这些平日里高冷的五星级酒店,竟纷纷 “放下身段”,在街边摆起了食摊,这一强烈的反差,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傍晚时分,上海金陵紫金山大酒店外,熟食摊位前人声鼎沸,附近居民与过路白领排起的长队蜿蜒曲折。“这肉包个头大,才 5 元一个,味道也不错,关键是酒店出品,吃得放心!” 一位排队的市民兴奋地说道。在广州,白云宾馆、花园宾馆将早餐摊设在地铁口,3 元到 8 元的亲民价格,精准击中早高峰通勤人群的需求,上班族们匆匆停下脚步,带走一份热气腾腾的早餐,开启新的一天。而在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每日定时出摊,早餐、午餐、晚餐时段都热闹非凡,单日营收超万元的纪录,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一时间,五星级酒店摆摊的消息不胫而走,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仿佛一场热潮,迅速蔓延开来。
为何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五星级酒店,会选择走上摆摊之路?永和铂爵酒店总经理雷玉明直言:“摆摊并非丢脸之事,而是一次大胆尝试。我们酒店所处位置优越,周边白领众多,每到下班,社区餐饮火爆,我们不能再坐等客来。”6 月 23 日下午 5 点,永和铂爵国际酒店首次出摊,本以为是小试牛刀,没想到 3000 元的卤味瞬间售罄。第二天加大备货量,依旧供不应求,第三天销售额更是直冲 3 万元。这样的火爆场景,并非个例。上海紫金山大酒店的熟食、点心同样备受青睐,市场部管理人员表示,虽按 3 万元营业额标准备食材,却常提前售罄。紫金山大酒店公关总监王艳婷称,外摆摊点更多是为宣传品牌与便民,对整体收入影响不大,但能让酒店品牌更深入人心。
这股摆摊风潮的背后,实则是高端酒店业经营困境的无奈折射。近年来,全国五星级旅游饭店数量持续减少,与 6 年前相比,已关停不少家。中国饭店协会报告显示,高星酒店客流量和客单价双双下降,一线城市高星酒店平均房价下降 3.7% – 4.2%,入住率下滑 2% – 4%。经营一家五星级旅游饭店成本高昂,数亿元的建楼投资、每年的装修维护费,若找国际品牌运营,还需额外支付数千万元管理费,回收成本往往需 15 – 20 年。过去,五星级旅游饭店凭借自建会员体系与强大获客能力,处于强势地位。但如今,大型会议、高端宴请需求下滑,经济型酒店软硬件升级,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除北京、上海、三亚等客源充足城市,多数城市五星级旅游饭店面临 “供大于求” 局面,收入结构遭受严峻挑战。
在此背景下,五星级旅游饭店将目光投向大众消费市场,餐饮成为其转型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摆摊,酒店不仅能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能将菜肴品质与服务推广出去,吸引回头客,让酒店品牌渗透到更广泛市民生活圈。长沙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业主代表苏基华认为,外卖业务虽非盈利核心,却是特殊时期缓冲策略,酒店应注重提升服务厚度,让客人满意。星级酒店从 “坐等客来” 到主动出击,贴近市民需求,这种转变值得肯定。未来,随着市场变化,五星级酒店能否凭借这些创新举措成功转型,在大众消费市场站稳脚跟,续写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