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江湖风起云涌的当下,一场年轻人的购物大迁徙悄然上演。曾经分散在各大电商平台的年轻消费者,正逐渐向小红书汇聚,这里俨然成为了他们新的购物天堂。8月28日在上海举办的线下市集,便是这场迁徙的一个生动缩影,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众多年轻人顶着高温排队入场,只为感受那份独特的烟火气。

小红书正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聚集地。在过去一年,小红书上的00后消费者同比增长60%,电商月活购买用户中70%是95后,也就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为什么如此青睐小红书?他们在小红书上又有着怎样的购物体验呢?
购物主阵地的迁移是这场大迁徙的显著表现。90后男生Mike和在律所工作的95后女孩范范,就是众多年轻消费者的代表。Mike一天至少有四五个小时在刷小红书,今年在小红书上的购物总金额已近10万块,是其他电商平台同期消费金额的两倍多。他从装修房子开始接触小红书,逐渐习惯了在这里查找攻略、购买商品,无论是装饰版画还是沙发,都能在小红书上找到满足需求的好物。范范也把消费主阵地转移到了小红书,服装、保健品、家居用品等都是她的购物清单。她相信小红书能给她提供装修灵感,买到的商品也总是恰好符合她的需求。
小红书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带给年轻人发现感、惊喜感、人情味和烟火气。与在其他平台购物不同,范范在小红书买东西很少比价,她喜欢小红书价格稳定,不用做数学题。Mike则认为小红书上的商品价格很多时候是几个平台最低的,即使稍高一些,他也愿意多付出“不超过10%”的溢价,因为他更看重服务品质和“活人感”。而且,在小红书购物很少退货,范范在小红书购物两年多平均每年消费几万元,却没退过货,因为她觉得所见即所得,博主选品有品质感。
小红书电商的发展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它珍视社区生态,商业化试探小心翼翼。今年6月上线“友好市集”,在618电商大战中突围;上周举办首个线下手串市集,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新版本测试中“市集”成为一级入口,它将社区气质自然延伸,双列流笔记展示让用户有逛线下市集的体验,涵盖了多种交易形式。
这场年轻人的购物大迁徙,让小红书构建了一种数字时代稀缺的“附近感”。在这里,买家和卖家的身份色彩被淡化,多了些年轻人与年轻人的同频碰撞。不吆喝、不张扬,用好用货吸引人,真实、温度与意外之喜,成为了最高级的生意。小红书“市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年轻人消费的新宠,引领着电商发展的新潮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