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嫌弃腿粗屁股大!研究:这两处脂肪是健康优势,肚子大才危险

“一胖毁所有” 的观念深入人心,很多人把 “瘦” 等同于健康,尤其对腿粗、屁股大的身材耿耿于怀。但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彻底颠覆了人们对脂肪的认知:腹部脂肪堆积会加速心血管衰老,而腿部和臀部的脂肪,反而能减缓心血管衰老,尤其对女性而言,这两处脂肪堪称 “健康保护盾”。结合多项国际研究及专家观点,我们终于明白:脂肪长对地方,不仅不影响健康,还能成为长寿优势。

研究实锤:脂肪位置决定健康风险,臀腿脂肪是 “好脂肪”

这项纳入 21241 名参与者的研究,通过心血管图像和机器学习模型,精准分析了脂肪分布与心血管衰老的关系。结果清晰显示:

无论男女,内脏脂肪(肚子里的脂肪)、肝脏脂肪、肌肉脂肪浸润,都是加速心血管衰老的 “元凶”,且是心血管衰老最强的预测因子。对男性而言,腹部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越多,心血管衰老速度越快;而对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女性,腿部和臀部脂肪越充足,心血管衰老速度越慢。

数据量化更直观:内脏脂肪每增加 1 升,心血管衰老会加速约 0.66 年;反之,腿部和臀部脂肪每增加 1 公斤,心血管衰老能减缓约 0.5 年。无独有偶,《英国医学杂志》此前一项覆盖 253 万人的综述研究也发现类似结论:腰围每增加 10 厘米,全因死亡风险上升 11%;大腿围每增加 5 厘米,全因死亡风险降低 18%;臀围每增加 10 厘米,全因死亡风险降低 10%。

这些数据彻底打破了 “脂肪 = 有害” 的单一认知 —— 脂肪的 “好与坏”,关键看长在哪个部位。

肚子上的肉 “坏” 在哪?臀腿脂肪为何是 “宝”?

“同样是脂肪,差距怎么这么大?”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副教授刘琼解释,肚子上的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直接围绕在肝脏、胰腺、肠道等器官周围,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首先,内脏脂肪堆积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量增加,心脏为了维持供血,需要加倍工作,长期下来会诱发左心室肥厚、血压升高;其次,腹部脂肪细胞会分泌大量促炎因子,引发慢性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梗、脑梗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将 “腹型肥胖” 列为健康隐患,男性腰围超过 90 厘米、女性超过 85 厘米,或男性腰臀比超过 0.9、女性超过 0.85,就属于高危人群。

而臀腿脂肪之所以被称为 “好脂肪”,是因为它对身体有多重保护作用。上海交通大学针对 9520 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肥胖人群中,大腿围较粗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更低,“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更趋于正常,这些都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糖尿病护理》杂志也指出,臀部脂肪能降低 2 型糖尿病风险 —— 它与脂肪因子 vaspin 水平呈负相关,血浆中 vaspin 水平每增加 1 个标准差,糖尿病风险就升高 16%,且这是臀部脂肪独有的优势,其他部位脂肪无法替代。

简单来说,臀腿脂肪更像 “能量储备库”,不仅不危害器官功能,还能调节代谢、保护心血管;而腹部脂肪则像 “健康破坏者”,直接威胁内脏健康。

4 招打造 “长寿身材”:控腰围,囤臀腿脂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袁振芳强调:“健康的关键不是‘瘦’,而是脂肪分布合理。在腰围正常的前提下,臀腿脂肪多一点更健康;若腰围超标,先控腰围,再通过科学方式增加臀腿肌肉和脂肪。” 想要向 “长寿身材” 靠拢,可从这 4 点入手:

1. 每坐 1 小时必起身,避免 “臀肌失忆”

长时间久坐会让臀肌放松,久而久之会出现 “臀肌失忆症”—— 就算运动,臀肌也难以主动发力,导致臀腿脂肪流失、腹部脂肪堆积。建议每坐 1 小时就起身活动 30 秒至 3 分钟,简单蹲个马步、踮踮脚,就能激活臀肌,防止肌肉松弛。

2. 练 “臀桥”“跪姿后蹬腿”,强化臀腿肌肉

  • 臀桥:平躺在地上,屈膝,双脚踩地,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缓慢抬起臀部,使身体呈一条直线,停留 10 秒后放下,每次做 5 组。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停留时间和组数,能有效锻炼臀大肌和大腿后侧肌肉。
  • 跪姿后蹬腿:双腿分开呈跪式,双手支撑肩部,吸气时收紧核心,将一条腿向后抬高并向上蹬,呼气时还原,换腿重复。每组 10 次,每次 3 组,能精准激活臀中肌,让臀部更紧致。

3. 30 岁后规律运动,兼顾有氧与力量

30 岁后身体代谢下降,脂肪容易堆积在腹部。建议每周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帮助全身减脂、控制腰围;同时搭配 2-3 次力量训练(如深蹲、硬拉),增加臀腿肌肉量 —— 肌肉量充足不仅能让臀腿线条更饱满,还能提升基础代谢,进一步保护心血管。

4. 饮食 “适可而止”,拒绝极端减脂

想要脂肪分布合理,饮食上需避免两个极端:既不能过量摄入高油高糖食物导致腹部脂肪堆积,也不能过度节食让臀腿脂肪流失。建议保持 “七分饱”,细嚼慢咽;多吃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豆制品)和膳食纤维(如蔬菜、全谷物),为肌肉生长提供原料;减少精制糖、反式脂肪的摄入,让身体在 “控腰围” 和 “保臀腿” 之间找到平衡。

别再为腿粗屁股大焦虑,也别忽视肚子变大的信号。脂肪的 “好与坏”,从来不是由多少决定,而是由位置决定。通过科学的运动和饮食,打造 “腰围正常、臀腿有肉” 的身材,才能在健康与长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