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A股市场,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走出了一波强势逼空行情,让投资者们热血沸腾。上证指数连续突破3600点、3700点、3800点整数关口,市场情绪急剧升温,成交额飙升至3万亿左右的历史高位,牛市共识得到了持续巩固与强化。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9月,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走势呢?

回顾8月,主要宽基指数涨势喜人,上证指数上涨7.97%收于3857.93点,万得全A上涨10.93%,科创50、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28%、24.13%和15.32%,红利指数逆势下跌0.73%。行业层面,通信、电子、综合、有色金属、计算机均涨超15%,而银行、煤炭、钢铁、石油石化、建筑装饰涨幅靠后。
7月末,主流券商对8月A股普遍持积极预期,预测市场整体呈“先抑后扬”或“震荡缓升”格局,且一致看好科技成长板块的主线地位。从实际表现看,科技成长板块显著领涨,科创50指数单月涨幅达21.44%,创业板50上涨19.08%,通信、电子等行业涨幅居前;资金面上,北向资金加速流入,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成交额多次突破3万亿,显示增量资金入场强度超前。但实际行情在节奏、幅度与情绪层面大幅超越预期,市场从月初即展开强势单边上行,几乎未出现显著回调,成长板块极端强势,券商提示的风险被市场乐观情绪覆盖。
这深刻地表明,即便政策方向、产业趋势与资金逻辑总体正确,市场短期走势仍高度依赖情绪共识与增量资金行为,这些因素难以预测,也凸显出投资者在短期行情中保持谨慎与开放态度的重要性。在牛市中,频繁调仓、重仓单一标的、追涨杀跌等策略不仅难以实现预期收益,反而会加剧操作失误并放大风险,管住手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展望9月,多数券商持谨慎乐观态度。短期市场可能因连续上涨而出现获利回吐、波动加大,但A股估值仍处全球洼地,叠加外资回流预期增强,中期估值修复基础较为稳固,上行趋势未改。市场主流观点认为,9月行情更大概率是震荡向上,呈现“中枢上移、结构分化”的格局。
核心驱动来自三方面:一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带动全球流动性宽松,有助于外资回流尤其是大盘成长风格;二是国内AI等科技产业加速突破,政策持续支持国产算力、自主可控等领域,为科技成长板块提供基本面支撑;三是中报披露结束后,业绩超预期的行业有望成为资金焦点。
在行业配置方面,鉴于8月成长板块的极端上涨已推升部分标的估值至历史高位,短期获利回吐压力积聚,行业配置需兼顾成长弹性与估值安全边际,重点围绕“成长+消费”双主线展开布局,并关注低估值板块的补涨机会,同时警惕短期获利回吐引发的波动风险。
在投资理念层面,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到,牛市中只有坚持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充分把握机遇。市场短期走势受情绪与资金驱动极大,试图通过频繁调仓、波段操作来精准捕捉行情,往往是“精准的错误”。真正能够分享牛市成果的,是那些秉持“模糊的正确”理念的投资者,他们选择优质资产、分散布局、保持“一直在车上”的定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