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风起云涌之际,一场关于电池产业霸主的角逐悄然上演。东部沿海的江苏,一直是电池产业的重要基地,而如今,西部的四川正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机遇,怀揣着5000亿的宏伟目标,向江苏的电池龙头地位发起有力挑战。从成都龙泉驿到邛崃,再到眉山,四川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布局如同一盘大棋,每一步都蕴含着无限可能。

一、产业迁移浪潮:四川成电池产业新热土
“西部大迁移”这一国家战略,如同春风化雨,为四川的电池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能源电池产业成为核心赛道,而四川矿石锂资源占全国总量的57%,水能资源丰富、发电量充足,地理位置优越且毗邻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多重优势叠加,使其成为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去年,四川经信厅厅长翟刚更是预测,到2025年全省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产值将达五千亿元规模。
二、企业布局:各展所长,共筑产业高地
在四川的新能源电池产业版图中,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各展所长。中创新航作为动力电池的“老三”,其成都基地一期项目已正式建成并投产,二期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全部达产后产能可观,年产值有望大幅提升,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眉山基地更是有多款产品成为行业亮点。亿纬锂能在龙泉驿的工厂已正式投产,其第33工厂也在稳步推进,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的揭牌更是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邛崃的“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中,璞泰来和融捷锂业作为“链主”企业,吸引了众多新能源企业入驻。尽管园区实际入驻企业数量与数据存在一定差距,但融捷锂业和璞泰来旗下的企业凭借其技术和规模优势,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此外,蜂巢能源、欣旺达等企业也在四川各地设立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了四川的电池产业格局。
三、政策与资源:四川崛起的强大后盾
四川作为我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突出,已聚集26家整车企业。2024年,四川全省汽车产量8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3.4万辆,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500亿元,动力电池产量超165.8GWh,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四川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6.4%,势头强劲。
“西部大迁移”涉及多个领域和重大项目,总投资高达2.15万亿元,电池产业是重中之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000家,助推中国新能源产业实现升级。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曾指出,中国动力电池的产业趋势一定是向西部转移。四川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城市群,承载着更多的重大生产力布局,通过西南资源基地的建设,已提前构建了资源安全、产业链安全的双重屏障。
总结:
四川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和众多企业的积极布局,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从成都到邛崃,再到眉山,各区域依托自身优势,形成互补的产业格局。虽然目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园区人气不足等,但随着“西部大迁移”战略的深入推进,四川有望在2025年实现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产值五千亿元的目标,向江苏的电池龙头地位发起有力挑战,成为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重要力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