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饮市场的激烈角逐中,八马茶业正悄然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家老牌茶叶企业,第四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而其背后的转型故事,远比想象中更为精彩。

八马茶业的上市之路可谓崎岖。自 2013 年首次谋求在中小板上市以来,历经多次挫折。2021 年转战创业板,因研发费用等问题撤回申请;2023 年冲击深市主板,再次折戟。然而,八马茶业并未放弃,2025 年初,其毅然转战港股,于 8 月 28 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从财务数据来看,八马茶业的经营状况喜忧参半。2022 年至 2024 年,营收虽整体增长,从 18.18 亿元攀升至 21.43 亿元,但增速从 2023 年的 16.8% 急剧下滑至 2024 年的 1.0%;归母净利润虽呈阶梯式增长,却也面临增速放缓的困境,从 2023 年的 24.0% 降至 2024 年的 8.9%。进入 2025 年上半年,形势更为严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4.23%,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 17.81%。
但八马茶业并未因此停止扩张的步伐。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其全国门店数量已达 3585 家,较 2022 年末净增 652 家,扩张幅度超 22%。这一扩张策略,背后是八马茶业商业模式的悄然转变。
八马茶业看似是一家茶叶销售企业,实则早已超越了传统卖茶的范畴。其创始人王文礼出身福建安溪铁观音名门王氏家族,制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八马茶业巧妙地将家族历史与品牌故事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品牌文化。从门店装修到产品包装,无不彰显着高端礼品的定位,瞄准商务场景和中高端消费人群。
八马茶业的盈利模式也颇具特色。茶叶毛利率高达 58.5%,核心品类铁观音、普洱茶贡献主要收入。同时,通过贴牌代工降低生产成本,贴牌占比超 50%。更为关键的是,八马茶业构建了完善的会员经济和熟客体系,将线下门店定位为 “商务社交空间”。2024 年,会员年均消费达 2469.6 元,成为支撑其高端溢价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新茶饮蓬勃发展、消费观念日益理性的当下,八马茶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年轻一代消费者对新茶饮和咖啡的青睐,使得传统茶叶市场的增长受限。八马茶业虽已推出年轻化子品牌 “万山红”,并试水新式茶饮 “小马茶趣” 及速溶茶品牌 “fnf”,但如何讲好这些新品牌的故事,吸引年轻消费者,仍是摆在面前的难题。
此时,八马茶业或许可以从跨行业的成功案例中汲取灵感。以老铺黄金为例,其凭借独特的黄金文化故事和古法工艺,赋予产品极高的品牌溢价,成功跻身奢侈品行列。八马茶业在高端茶礼市场,同样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基础,若能借鉴老铺黄金的经验,进一步挖掘茶文化内涵,赋予产品更多收藏价值和文化故事,有望在高端市场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目前,八马茶业正在推进转型升级,主动减少部分普通门店数量,全力打造 “城市会客厅” 旗舰店,提升品牌高度。同时,持续拓展线上业务,积累了超过 2600 万的会员和 4090 万的线上渠道粉丝。未来,八马茶业能否成功登陆港股,续写茶叶行业的传奇,其从 “卖茶叶” 到 “卖文化” 的转型之路,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