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肥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常常会疑惑: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毫不费力就能减轻体重,拥有令人羡慕的好身材,而另一些人即便每天坚持锻炼,严格控制饮食,也难以减掉身上多余的脂肪?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的一角,答案可能就隐藏在我们的基因里。

基因:减肥差异的关键因素
这项研究聚焦于不同基因图谱如何影响人们对为期八周跑步计划的体重减轻反应。研究人员招募了38名20至40岁的非活跃成年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结构化的跑步计划,另一组保持日常的生活方式。跑步计划并不苛刻,参与者每周在户外跑三次,每次从20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且在整个研究期间需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八周结束后,研究人员观察到了参与者体重减轻的显著差异。那些拥有更多被识别出的“瘦子基因”的人,体重减轻明显多于没有这些基因的人。平均而言,拥有最多基因标记的个体体重减轻高达5公斤,而没有这些基因的个体平均只减轻了2公斤。
为了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研究人员分析了每位参与者的DNA,筛查了1000种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基因变异。这些SNPs就像是基因代码中的微小拼写差异,能够影响我们健康和生理的各个方面。研究总共识别出17个与运动减肥密切相关的特定SNPs。结果显示,62%的体重减轻与基因因素有关,而37%归因于运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充分说明,即使遵循相同的运动计划,基因在决定每个人减重多少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瘦子基因”的两大类别
研究中识别出的基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控制饮食、脂肪储存和能量代谢的基因,它们负责调节我们的身体如何燃烧脂肪和利用能量。例如,PPARGC1A基因在调节身体燃烧脂肪和利用能量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相关;CPT1B基因有助于将脂肪酸输送到细胞的“发电厂”——线粒体中燃烧以提供燃料;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也与BMI相关,其表达减少可能导致食欲过盛和体重增加;此外,SMAD3、HCP5、SOD2、FGF5、TBX3和COL1A1等基因也与饮食、脂肪蓄积和能量代谢有关联。
另一类是与智力及心理状况相关的基因,这一发现令人惊讶。它们与智力及心理疾病(特别是抑郁症)有关,凸显了心理健康、认知功能与体重管理之间复杂的联系。例如,CHRNA5基因与吸烟行为和体重有关,而吸烟又会影响食欲;VRK2基因则与重度抑郁症(MDD)等精神疾病相关,并与肥胖有显著的相互作用;LIN28B、TDRD9和POU3F2基因也被发现与抑郁症、智力以及体重变化之间存在关联。拥有与智力和心理状况相关的积极基因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做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
新闻总结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这项研究表明,基因在减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拥有特定“瘦子基因”的人在运动减肥时体重减轻更明显,62%的体重减轻与基因因素有关。这些基因主要分为控制饮食、脂肪储存和能量代谢以及与智力及心理状况相关两大类。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基因,但了解基因倾向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减肥策略。未来,基因检测或许能帮助我们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和饮食计划,让我们在减肥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更轻松地实现健康减肥的目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