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快、手劲大,长寿又防痴呆的秘诀!​​

在追求健康与长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关注饮食、运动等方面,却忽略了两个看似平常却至关重要的指标——走路速度和握力大小。研究表明,走路越快,人越长寿;手劲儿越大,不易痴呆。这两个简单的生活指标,竟与我们的健康长寿有着紧密的联系。

走路越快,寿命越长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中,通过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对405,981名英国生物样本库受试者数据进行分析。样本平均年龄56.5岁,平均BMI为27.2 kg/m²,女性占比54%。

研究发现,与走得慢的人相比,平均/稳定和快走的人更年轻,更有可能从不吸烟,更不可能服用胆固醇/血压药物、有慢性疾病、或有行动限制。慢步行者的身体活动更少,剥夺指数和肥胖患病率更高。

在步行速度和白细胞端粒长度(LTL)的关联方面,与慢速步行者相比,稳定/平均者和快走者的LTL明显更长。通过对“LTL与步行速度”以及“步行速度与LTL关系”进行双向MR分析,研究人员明确发现步行速度对LTL具有显著的因果效应,即个体习惯性的快步行走能够直接影响其端粒的长度,而非端粒长度决定了步行速度。

换算成年龄,慢步行者和快步行者之间的LTL差异相当于16岁的年龄差,调整后的观察性分析产生的估计值相当于2岁的年龄相关差异。这表明更快的习惯性步行速度可能与更长的LTL有因果关系,更密集的习惯性运动,如更快的步行速度,是人类LTL和整体健康状况的潜在重要决定因素。

握力越大,老年痴呆风险越低

复旦大学的研究学者在《Alzheimer’s Dementia》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中,纳入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无痴呆和心血管疾病的340,212名参与者的数据。在平均8.51±2.68年的随访期间,有2424例ACD(全因痴呆)发生,包括1251例AD(阿尔兹海默症)和312例VaD(血管性痴呆)病例。

样本特征显示,痴呆组年龄较大,女性,体重较轻,以前吸烟,不经常饮酒,社会经济贫困,体育锻炼较少,受教育程度较低,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apoe ε4呈阳性,且绝对握力和相对握力的平均值较低,握力低五分位数分布更大,行走速度慢。

初步分析显示,握力作为一个连续变量,与所有痴呆类型呈负相关。进一步调整后,结果表明更强的握力有助于预防痴呆症的风险。绝对握力每增加5kg,ACD、AD和VaD的风险分别降低14.3%、12.6%和21.2%。相对握力与痴呆风险的关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握力每相对增加0.05 kg/kg,ACD、AD和VaD风险分别降低8.2%、6.4%和12.5%。

在特定年龄、性别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特定模型中,持续测量握力、缓慢步行速度和痴呆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显示,对于56 – 65岁和>65岁的人群,绝对握力的提升均展现出对各种类型痴呆症的有效防护作用;无论男女,握力的增加都与除血管性痴呆外的所有痴呆类型风险降低有关;对于所有BMI组,握力测量和步行速度均与ACD持续存在关联。

新闻总结

走路速度和握力大小这两个看似平常的指标,实则与我们的健康长寿密切相关。走路越快,可能与更长的白细胞端粒长度有因果关系,有助于维持整体健康状况,延长寿命;握力越大,能有效降低全因痴呆、阿尔兹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等痴呆症的风险。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健康秘诀,养成较快走路的习惯,日常生活中多多锻炼握力,或许能让我们在健康长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大家不妨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关注自己的走路速度和握力,为健康加分。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