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赴美投资遇“荒诞劫”:送钱反遭突袭,投资之路荆棘满布

在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企业跨国投资本是为了寻求合作共赢,然而韩国企业近期在美国的经历却犹如一场荒诞的闹剧。9月5日,美国多个执法部门如临大敌,对佐治亚州一个由现代汽车和LG共同投资建设的电池厂发起突袭,这一事件瞬间引发广泛关注。

荒诞突袭:执法“大阵仗”与“小目标”

此次突袭行动可谓“声势浩大”,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FBI、美国缉毒局(DEA)、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ATF)以及地方执法部门等多个联邦部门,派出全副武装的探员,动用直升机、武装车辆等设备,如临大敌般冲向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电池厂工地。现场警员甚至都没戴安全帽,这般“冒险”举动着实令人咋舌。而执法部门如此大动干戈,最终抓捕到的却是约475位(ICE口径,有媒体报道超500人)在工地干活的韩国工人。

这些工人本是为帮助韩企尽快完成工厂建设,由于美国熟练工人难寻,且H1B签证申请困难、费用高,企业便让员工使用B1探亲旅行签证或免签旅行签证来美工作。然而,这些签证按规定不能用于工作,ICE借此理由展开抓捕。这一行为让现代汽车和LG等韩企措手不及,原本稳步推进的电池厂建设也陷入停建状态。

投资困境:韩企送钱却遭“刁难”

现代汽车一直积极在美国投资,2022年宣布在佐治亚建厂生产电动车与电动车电池,佐治亚州共和党州长还曾打卡宣传这是该州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投资项目。此次被突袭的电池厂是现代与LG合资项目,预计年底建成投产,投资包含在现代汽车对美260亿投资计划中。而韩国为应对美国关税战,提出向美国投资1500亿美元,现代汽车是投资大户。

然而,韩企的积极投资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待遇”。在特朗普政府时期,ICE被要求每天抓3000名非法移民,为了完成任务,执法部门四处“找人”,韩企的这些工人就成了“目标”。这一事件让其他计划对美大幅投资的日韩企业心里打鼓,不知道自己未来是否会遭遇类似情况。

造船业投资:前路同样迷茫

除了现代汽车,现代重工也计划在美投资,肩负着复苏美国造船业的使命。美国造船业因长期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极度拉垮,民用造船厂纷纷倒闭,军舰制造速度慢、成本高。美国政府希望借助现代重工强大的造船能力,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让美国造船业再度伟大。现代重工4月与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集团签署备忘录,扩展其造舰能力。

但如今现代汽车电池厂工人的遭遇,让现代重工的前景也充满不确定性。原本计划的技术转让等合作,可能会因ICE的执法行动而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工人被抓、技术转让受阻的糟糕局面。

韩国企业赴美投资本是为了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却遭遇如此荒诞的突袭和困境。这一事件不仅让韩企投资之路荆棘满布,也给其他计划赴美投资的外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国际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企业更加谨慎地应对。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