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世界,企业领导者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而瑞士食品巨头雀巢集团前 CEO 傅乐宏的突然离职,更是掀起轩然大波。这一事件不仅在内部引发震动,还对其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地时间 9 月 1 日,雀巢集团发布公告,宣布解除傅乐宏的首席执行官职务,任命菲利普・纳夫拉蒂尔 (Philipp Navratil) 为新任 CEO,任命立即生效。傅乐宏的离职源于其与直属下属之间未披露的恋爱关系,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雀巢的《商业行为准则》。
据雀巢首席财务官 Anna Manz 在巴克莱银行全球消费品大会上透露,今年 5 月,雀巢就接到内部举报,称傅乐宏与一名员工存在恋爱关系及不当偏袒行为。第一次内部调查时,傅乐宏予以否认,调查也未发现证据。然而,后续多份不同内容的举报接踵而至,董事会决定启动第二次更为广泛的外部调查。最终,调查认定傅乐宏行为失当,董事会果断做出更换 CEO 的决定。
傅乐宏在雀巢可谓根基深厚,1986 年就加入公司,历经近 40 年打拼,从基层一步步晋升。2024 年 9 月,他正式接任雀巢首席执行官,曾两次到访中国。任职期间,他大刀阔斧地改变了雀巢的策略,将此前通过出售和并购改善业务结构的方式,转变为新的聚焦战略 —— “数量更少、规模更大、效果更好”(fewer, bigger, better)。这一战略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可,Anna Manz 在访谈中肯定了傅乐宏的改革方向,强调雀巢目前强调 “聚焦而非平均主义”,对 18 个表现不佳的业务单元(占收入 21%)进行严格绩效管理,并重点关注能够加速增长的平台,如即饮咖啡和宠物治疗食品。尽管傅乐宏在位时间不长,但他加速了这一进程,且未来这一战略将持续推进。
在傅乐宏离职的同时,雀巢在中国市场也正经历着关键转型期。今年 7 月 1 日,雀巢中国完成换帅,马凯思(Kais Marzouki)接替张西强担任新 CEO。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雀巢中国销售额同比略有下降,这也凸显了转型的紧迫性。
Anna Manz 表示,雀巢中国正在积极优化库存管理和市场价盘,力求维持渠道健康和产品新鲜度,从以往分销驱动增长的旧模式,向以消费者需求拉动的新模式转变。一方面,雀巢针对细分功能赛道发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细分化的需求。比如,针对过敏细分功能赛道的能恩婴幼儿配方奶粉,凭借精准定位,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另一方面,雀巢注重快速响应当地消费者需求,深入洞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与营销方式,以便更好地契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国食品饮料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本土品牌崛起迅速,消费者口味变化多样,对品质、健康、个性化的追求日益提升。雀巢在加速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平衡创新与稳定,既要快速推出符合市场趋势的新产品,又要维护好既有品牌的市场地位。例如,在新兴的健康食品、植物基产品等领域,雀巢需要与众多新兴品牌和传统巨头展开角逐,如何凭借自身研发优势、品牌影响力脱颖而出,是摆在马凯思团队面前的重要课题。
傅乐宏因办公室恋情被解雇事件,给雀巢带来了管理层的变动;而中国市场的转型,则关乎雀巢未来在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的竞争力与发展前景。未来,在新任 CEO 的带领下,雀巢能否成功完成中国市场的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