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水比 “千滚水” 还危险!被列为 2A 类致癌物,很多人却天天喝

“喝热水有益健康” 是不少人根深蒂固的观念,46 岁的张先生更是坚持了二十年 —— 每天都喝滚烫的茶水,从不碰凉食。可谁能想到,这个他眼中的 “养生习惯”,竟让他患上了舌癌。最初只是舌根处的小溃疡,二十多天不愈合反而变大,就医后确诊为舌癌。医生分析,长期饮用高温热水,正是诱发他患病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超过 65℃的热饮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 2A 类致癌物,比备受争议的 “千滚水” 更危险,可很多人至今还在天天喝。

早在 2016 年,《柳叶刀・肿瘤学》发表的研究就明确指出,饮用 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也将其归入 2A 类致癌物名单,这意味着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对动物有致癌性,对人类致癌性的证据也较为充分。2019 年《国际肿瘤杂志》的一项覆盖 5 万余人的研究,更是给出了更具体的风险数据:与每天喝少于 700 毫升、水温低于 60℃的茶相比,每天喝 60℃及以上的热茶且饮用量超 700 毫升,患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风险会增加约 90%。

为什么高温热饮会致癌?这与消化道黏膜的特性有关。人体口腔、食道黏膜能耐受的最高温度约为 60℃,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偶尔一次烫伤,黏膜能自行修复,但长期反复饮用高温热饮,会让黏膜持续处于 “损伤 – 修复 – 再损伤” 的循环中。在反复修复过程中,黏膜细胞可能出现异常增殖,增加基因突变的概率,进而诱发癌症。就像张先生那样,二十年不间断的滚烫茶水,持续刺激口腔和食道黏膜,最终为舌癌的发生埋下隐患。

生活中,除了高温热饮,关于饮水的误区还有不少,比如 “不锈钢电热水壶致癌”“千滚水致癌”,这些说法让很多人陷入焦虑。其实,只要选对电热水壶,完全不必担心锰超标问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研究员刘艳解释,网传致癌的 “高锰钢”,指的是锰含量高于 10% 的不锈钢(如 201 不锈钢),但我国国标仅限制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中锰的迁移量(不超过 2mg/kg),并未禁止其使用。而且,即使是合格的不锈钢电热水壶,持续反复煮沸 1000 小时以上,锰迁移量也仅为 0.05-0.76mg/kg,远低于限值,对人体影响可忽略不计。更重要的是,目前没有科学研究证明锰有致癌性,世卫组织也从未发布过电热水壶致癌的声明。

至于 “千滚水致癌” 的说法,核心担忧是反复煮沸会让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亚硝酸盐确实是 2A 类致癌物,但我国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含量限值为 1mg/L,只要不超过这个标准就安全。有研究显示,10 小时内反复煮沸 30 次的水,亚硝酸盐含量仅为 0.04mg/L,远低于限值。也就是说,家庭中正常反复加热的水,并不会产生致癌风险。

科学饮水,才能真正守护健康。在饮水量上,“每天 8 杯水” 是简化说法,更科学的推荐是:温和气候下,低活动量成年男性每日需 1700 毫升,女性需 1500 毫升。饮水方式上,要定时定量、小口慢饮,不要等口渴了才喝 —— 口渴时身体已明显缺水。建议将一天的饮水量分摊到晨起、上午、下午、睡前,每次喝 100-200 毫升,避免一次性猛灌,以免增加心脏和肾脏负担。

别再把 “喝滚烫热水” 当成养生了!比 “千滚水” 更危险的 65℃以上热饮,早已被列为致癌物。养成喝温水的习惯,避开饮水误区,才能让 “喝水” 这件小事,真正成为健康的助力,而非隐患。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