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直播间” 套路深:老年人如何一步步被天价产品套牢

在追求健康与养生的热潮中,老年人成了某些不良商家眼中的 “肥肉”。近日,记者卧底养生直播间长达 70 余天,揭开了老年人被天价产品套牢的惊人内幕,让人大跌眼镜。这些直播间看似温情脉脉,实则暗藏玄机,不少老人在所谓 “营养专家” 的蛊惑下,将大量金钱投入到不具备医疗作用的保健食品甚至普通食品上,价格竟是市场均价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虚假身份的 “权威专家”

故事始于一条神秘短信。记者收到来自 “大药房” 的短信,称手机尾号对应的 “同学” 有电子血压仪待领取,需点击链接添加客服。记者按要求添加名为 “小梅” 的客服后,发现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引流骗局。小梅表示,需进入 “营养*” 直播间学习 30 天,才能领取包含测血压功能的 “多功能检测仪”。

直播间主讲人号称是某知名医院的医学、营养学双硕士 Z 教授,负责讲解慢性疾病防治方法。然而,当记者深入核查 Z 教授身份时,却发现疑点重重。在该知名医院官网及其他官方渠道,均查无此人;小梅宣称 Z 教授是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但该组织官网成员名单中并无其名,分会工作人员也予以否认;所谓 “全国慢病健康管理工程副秘书长” 的身份,同样查不到官方认定。就连 Z 教授的著作,经记者核查,也存在著书人不符或难以确认的情况,其 “权威” 身份信息几乎都源自讲课直播间,缺乏其他佐证。

逃避监管的营销手段

这个直播间的狡猾之处还在于,利用多种手段逃避监管。每天 19:30 开始的直播课约 40 分钟,由小梅发送专属链接,直播结束后次日 16 时前可看回放,之后链接失效,整个直播课设在 “私域直播间”,外人难以进入。讲课内容真假参半,以中医知识、典故和健康知识为幌子,穿插各种所谓的 “经典中药方”“保健品”“食疗法”。例如,Z 教授提及的 “五行健脾散”,在传统中医经典方剂体系及权威典籍中均无记载,却被包装成流传已久的中医方,而实际上只是当下部分普通食品的商品名。对于学员咨询的复杂病症,Z 教授不是建议去正规医院,而是推荐直播间的各类食品或保健品,声称能消除血管斑块等,这与专业医生的建议背道而驰,极易误导老人延误病情。

直播间的产品定价更是离谱。市场上 100 克售价十几元的三七片,在直播间 60 克一盒竟高达 700 至 800 元;250 克的八珍粉标价 298 元,而市场上 500 克的同类产品仅售 100 元左右。即便如此,取证直播间或客服小梅的违法行为却困难重重。小梅日常只发送问候和课程总结,不主动推销,朋友圈也只有养生提示。当记者主动询问产品时,她要么回避关键信息,要么立刻拨打视频电话。原来,通过视频电话,对方可以确认客户身份、性格及经济条件,有针对性地推销;采用 “直播间通知、客服‘一对一’报名,货到付款” 的方式,也能有效逃避监管,增加了监管部门取证的难度。

步步为营的诱导策略

那么,年轻人一眼看穿的骗局,为何老年人容易深陷其中?除了客服的情感攻势,直播间通俗易懂却步步为营的课程内容及小恩小惠的赠品,成了吸引老人的 “法宝”。直播中,Z 教授用生动比喻讲解养生知识,如将红细胞比作运输氧气和营养的 “车”,看似形象易懂。同时,不时穿插一些无法求证但易引发老人共鸣的案例,随后自然地引出产品介绍。课程前期,先介绍一些简单食疗方,营造无商业气息的氛围,一周后,逐步引入病症及相关产品信息,从普通产品过渡到高价产品,真假信息混杂,让老人在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

赠品也是重要手段。添加小梅第一天,就被告知听满 7 天课可获赠一瓶 250 克的八珍粉,听满 30 天能得多功能检测仪。记者 “打卡” 7 天后,确实收到八珍粉,但经检查,这只是普通食品,市场均价四五十元,远非小梅所称的 298 元。而所谓的多功能检测仪,生产企业曾因产品质量等问题多次被行政处罚。此外,购买产品的老人还会收到更多号称价值数千元的 “赠品”,这些产品在常规销售渠道难寻踪迹,实际价值与客服报价相差悬殊,却进一步骗取了老人的信任。

养生直播间的种种套路,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权益。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已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老年人警惕线下引流套路、话术诱导陷阱,购买产品前查验资质,选择正规平台消费。同时,子女也应多关心老人,加强沟通,普及防骗知识,避免老人成为不良商家的 “猎物”,守护好老人的养老钱和健康。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