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东北部的汨罗江畔,有这样一座县级市,它曾因废品回收 “一条街” 绵延 6 公里而闻名,如今却以年产值超百亿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令人瞩目。这里就是汨罗,一个从 “垃圾围城” 困境中成功逆袭,实现 “变废为宝” 价值跃迁的地方,它的故事堪称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从 “破烂王” 扎堆到 “城市矿山” 崛起
1987 年,汨罗撤县建市时,废品回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成千上万的 “破烂王” 走街串巷收废品。然而,小作坊式的拆解加工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作为传统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的汨罗也急需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4 年,汨罗被纳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这成为了其发展的转折点。当地政府首创 “圈区管理” 模式,将分散的回收个体户和网点纳入规范化管理,建立标准化分拣中心,形成三级回收网络。通过 “关停一批”“引导入园一批”“转型升级一批”,汨罗在再生铝产业等领域实现了污染减排和产能提升的双重效益。如今,汨罗年回收处理废旧家电 400 万台、电子废弃物 2600 万台、废机动车 2 万余吨,高分子材料年处理量达 150 万吨,再生铝年产量 60 万吨,成为了中南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集聚地之一,“城市矿山” 的储备量十分可观。
再生资源的价值重构之路
在汨罗,再生金属产业的转型升级是 “变废为宝” 的生动实践。以湖南天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生产的铜杆、铜排等产品部分应用于高铁并出口海外,研发的复合钛包铜导电梁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在再生铝领域,汨罗已形成以同和新材、振升铝业等为代表的企业,初步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废旧铝料综合利用率超 90%。
再生锂产业方面,汨罗虽起步较晚,但已引进多家企业,正构建从电池材料到储能终端的完整链条,提前布局新能源产业退役电池这座 “城市矿山”。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汨罗通过技术创新,让再生资源实现了价值重构,其产品完全能媲美原生材料,甚至在成本和环保性上更具优势。
从分散经营到集群发展的跨越
2022 年,借着 “湘商回归” 的东风,深圳汨罗商会名誉会长周立军返乡,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汨罗籍从业者凝聚起来,组建了一支 3 万余人的回收团队。汨罗以此为基础,建设了中南工业设备再制造产业园,构建起 “回收 — 拆解 — 修复 — 再利用” 全链条体系。同时,当地政府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如今,“抱团作战” 的模式让汨罗的资源循环网络更加高效,线上线下平台的搭建也让产品销售渠道更加畅通。
新闻总结
汨罗从废品回收到资源再生的成功转型,不仅是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更是循环经济理念的生动诠释。它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了从 “单打独斗” 到 “生态协同” 的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汨罗特色的 “资源 — 产业 — 价值” 转化之路。
未来,汨罗将以零碳发展为核心方向,继续推进绿色转型,申报创建国家级零碳园区。其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经验,为全国县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让我们看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县域,也能在 “变废为宝” 的循环经济大文章中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发表回复